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,针对师生普遍反映的,尤其是毕业生所关心的法律服务需求,我校启动“青春扬帆·法律护航”行动——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校级项目,并以“马上就办 办就办好”的理念宗旨,及时回应师生关切,不断增强学校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。
谁来办?
采用“学校领导领办负责+党支部牵头具体落实+党员教师积极主动参与”的模式
该项目由学校党委书记蔡天作亲自部署、亲自过问、亲自协调、亲自督办,学校公共课教学党支部牵头负责落实,8位法学科班出身的党员教师(含律师)自发组建学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,积极主动参与。
怎么办?
1.针对毕业班学生,学校官微公众号,推出了【普法宣传】系列专栏,将普法宣传融入毕业生管理工作。
2.针对非毕业班级学生,开展了法律大讲堂系列活动,加强师生法治教育。
3.设立法律咨询点。多次在校内外设立公益法律咨询点,为师生群众进行普法宣传,现场解答相关的法律难题。
4.开展社会服务。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教研转化,自觉承担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,积极投身各类法律援助工作。
5.向师生群众公开法律服务电话,做好隐私登记,长期为师生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。
办得怎样?
看数据:1个专业的长期性法律服务团队组建成立,1次针对全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专业解答,1次面向全校非毕业班学生的普法宣讲,3次现场法律咨询活动,5次面向困难群众的刑事法律援助司法实践,近50次师生来电法律咨询受理,1套逐渐完善的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体制机制正在常态化运行...
办向何处?
坚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与日常办实事相结合,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后期常态化建设规划:
1.进一步完善人员组织架构。包括:进一步优化中心的师资配置、法律服务工作室等;成立大学生法律协会(社团)组织;在各班级学生中增设1名法律宣传员等,建立师生联动、全面覆盖的校园法律援助工作队伍体系。
2.进一步完善运行体制机制。
(1)依托中心师资逐步开设法律课程,编写相关校本教材(高职院校学生法律基础读本),进行课程法治育人。
(2)依托育人实践进行课题研究。
(3)组织开展法治实践育人系列活动,不仅限于法律知识竞赛、法律演讲比赛、辩论赛、“12·4”“3.15”等普法宣传日活动、校园模拟法庭、与相关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法治文明实践基地(组织法院旁听、警示教育)等。
(4)组织开展社会服务,面向校内师生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、法律知识讲座、免费法律咨询等活动;面向社会,组织师生参加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参加乡村振兴背景下“一村一名法律明白人”培训服务,参加社区、企业的法律服务。
(5)通过2-5年长期坚持,不断丰富服务形式,建设相对成熟的高职院校法治育人体系。凝练出地方高职院校法治育人相关教学成果和育人典型案例等。